分享經濟學

「分享經濟」時代來臨?

向遊客出租家中空房間,駕車出遊時捎帶陌生乘客,爲鄰居組裝傢俱……憑藉網路的簡便軟體,新一代科技企業正使「分享消費」變得極具吸引力。

對艾莉森•沙烏地爾沃思(Allison Shuttleworth)和戴夫•沙烏地爾沃思(Dave Shuttleworth)夫婦來說,Airbnb是他們家政財務的大救星。通過這家在線租房網站,他們出租舊金山家中的空餘房間。自從去年戴夫失掉了在醫院工作的飯碗,這筆租房收入就取代了戴夫的工資,成了沙烏地爾沃思一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前一年,他們用租房的額外收入做了三次人工受精,每次花費15000美元。眼下他們正考慮存錢,再嘗試一次。艾莉森的日間工作是一名急診室護士。對她來說————這筆外快來得並不容易。

她或她的丈夫會花上45分鐘時間,給每位客人介紹整座房子,加上舊金山市區,在地圖上標出巴士路線,擺好舒適的晨衣和巧克力,每天一早還要烹製熱騰騰的早餐。

您已閱讀8%(321字),剩餘92%(39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