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濟

歐洲股市開始具有吸引力?

FT投資編輯奧瑟茲:從企業盈利、估值水準等角度考察,歐洲股市都較美國股市更具投資價值。歐洲不同於當年的日本,改革成功將加大歐洲企業利潤率反彈的可能性。

本專欄之前就曾指出,歐洲股票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便宜。在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下,歐洲股市近幾年來大幅下跌,但在考慮到主權債務領域可能發生更多問題時,其估值仍是合理的。雖然歐洲股票看起來比美國股票便宜,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它們一直如此:美國股指成分股大多是高估值的高科技公司,而歐洲股指當中則包含有很多呆板發放紅利的公用事業類企業。

不過聲稱歐洲股市存在買入機會仍有一定道理。歐洲企業的利潤水準有無可能在短期內顯著上升?這種期望並不像聽起來的那樣不切實際,並已在市場當中激起了一股「買入歐洲」的興趣——在經紀商的強烈推薦下,資金開始流入歐洲股市。

作爲立論的依據,讓我們首先來考察一下歐洲企業的利潤水準在經濟週期中是如何變化的。在較長時期內,企業利潤水準傾向於迴歸平均水準,而經濟週期中的每個峯值通常會較前一個峯值更高。美國市場就是這種情況,到2011年底,美國企業的盈利水準回升到了高於2007年峯值的水準。

您已閱讀21%(404字),剩餘79%(15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