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如何應對新興市場風險升溫?

中國民生證券研究院管清友、李衡:美聯準QE退出臨近,新興經濟體爆發貨幣危機的風險明顯提高。危機在中國爆發的可能性很小,央行調控應逐步從數量調控轉向價格調控。

新興市場風險升溫

美聯準下一輪議息會議將於9月17-18日召開,有關美聯準將在該次會議上啓動QE退出的預期持續升溫。近期公佈的美國GDP、非農就業、物價、ISM製造業指數等關鍵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穩步復甦。更重要的是,國債TIPS隱含通膨率也顯示,市場對於美國的通縮預期逐步消除。由此來看,美聯準在9月中旬的這次會議上啓動QE退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隨著美聯準QE退出的臨近,國際資本加快流出新興經濟體,印度、印尼等經常項目赤字的國家首當其衝。8月16-20日,印尼股市連續3個交易日暴跌,累計跌幅達11.1%,本季度雅加達綜合指數成爲全球表現最糟糕的指數。同時,印尼貨幣印尼盾暴跌至4年新低10520。印度實施資本管制,限制印度註冊公司和居民在海外投資的金額,以阻止資本外逃。土耳其則是通過加息穩定幣值,抑制資本外流。從歷史經驗來看,上述措施均無法取得良好效果,新興經濟體爆發貨幣危機的風險明顯提高。

您已閱讀20%(398字),剩餘80%(16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