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霧霾

還北京一個晴空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中國新近出臺的大氣汙染防治目標如何才能使北京走出霧霾?針對這一問題,中外對話對業界、學界的一些知名專家進行了採訪。

北京不斷惡化的空氣質量已經引起公憤。中國當局不得不直面這一嚴峻的現實問題。中國中央政府不斷著力於尋求長久的解決之道,並且即將出臺重大舉措。7月24日,有關方面初步披露了政府行動計劃的一些細節內容。《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17)是過去兩年內頒布的第二部汙染治理規劃。預計中央將爲此投入共計1.7兆元(2770億美元)。《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在2017年將華北地區,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的空氣汙染物排放在2012年的基礎上降低25%。雖然該計劃全文最早也要在八月初出臺,但是,披露的細節內容已經引發了人們的評論和猜測。就這些細節內容來看,人們是否有理由感到樂觀?針對這一問題,中外對話對業界、學界的一些知名專家進行了採訪。

安雪峯,環境及法律問題顧問,現居北京

北京市副市長上週宣佈,未來五年,北京市要在2012年水準的基礎上將PM2.5濃度降低25%。然而,從官方公佈的數據來看,過去十年進步緩慢。與之相比,新的目標儘管訂得很高,但卻難以實現。

您已閱讀20%(427字),剩餘80%(16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