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做大、要麼回家——這就是約翰•馬龍(John Malone)的風格。但即便按照他的超大號版本的標準,他對時代華納有線(Time Warner Cable, TWC)的要約也相當驚人,並將最終證明是難以吞下的。三個月前,這位出手闊綽的有線電視業浪子做回了自己本行——通過其自由媒體公司(Liberty Media company),以26億美元價格收購了Charter通訊(Charter Communications) 27%的股份。Charter是美國第四大有線電視供應商,擁有500萬用戶和250億美元企業價值。相比之下,時代華納有線擁有1500萬用戶和550億美元企業價值,這說明馬龍打的牌有多冒進。
但他的魯莽是可以理解的。三個月前他以每股95.50美元買了Charter的股票,自那以來股價已上漲三分之一。即便如此,馬龍意識到不能僅僅以一般的有線營運商來衡量Charter公司。若把衛星和電話服務公司也納入競爭格局,Charter公司在收費電視和寬頻網路業務領域只是一家小企業。此外,隨著內容提供商的議價能力越來越高(有線頻道和地方電視臺都在不斷提高收費),網路營運商需要充實自己以控制節目成本。他們也需要擴大規模以利用高速網路獲取最大利益——這是有線電視行業真正的成長引擎。
沒有哪一個金融工程師能比得過馬龍,所以也許把自由媒體公司(企業價值爲260億美元)和Charter的實力聯合起來,就能勉強使收購TWC的交易行得通。但據報道TWC迄今反應冷淡,因此轉向由杜蘭家族(Dolan family)控股的Cablevision公司,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與這家紐約地區的公司聯手,將在美國有線電視行業締造毫無疑問的第三大提供商。協同效應來自Cablevision目前爲28%的營業利潤率的提高——低於TWC和Charter 7個百分點。而且鑑於Cablevision 140億美元的企業價值,以「戰略」爲名的謙遜應當指引馬龍的下一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