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令懷疑論者們得意的一天。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這位不會說中文、對中國也缺乏體驗的英國明星基金經理,在創造了28年的輝煌業績之後,於2010年來到香港,成立了一支中國基金。週一,波頓再次宣佈退休。他的投資信託基金——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自成立後價格已下跌15%,表現略差於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爲了縮小對淨資產值11%的折價,該基金一直在回購份額。它還將年管理費下調了30基點,降至1.2%。
現在就將波頓在中國的遺產一筆勾銷,是否爲時過早?出錯的到底是對時機的把握,還是對策略的選擇?大量證據顯示是前者。該基金成立不久,MSCI中國指數創下危機後的最高值。隨著市場走上下坡路,波頓專注於中小型企業的策略幫了他的倒忙——對市值低於10億英鎊的公司的投資,佔其投資組合的一半。該基金的槓桿也是一個問題。
但不論市場狀況如何,波頓的策略都有內在風險。投行里昂證券(CLSA)去年展開的一項調查,將中國列在亞洲公司治理排行榜的第9位,並提到公司治理狀況較2010年上次調查時有所退步。里昂證券還表示,亞洲小盤股公司的治理往往不如大盤股公司。
您已閱讀74%(536字),剩餘26%(1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