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剃刀邊緣

大地的恩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三十二年前的秋日,我背起行囊,踏上求學之路。出發那天早上,秋色正好,農人在地裏勞作。少年沒有一絲感傷,逃離般邁開步子。

【編者按】本文爲老愚的系列文章「故鄉在童年那頭」之六。

三十二年前的秋日,我背起行囊,踏上求學之路。

出發那天早上,秋色正好。農人在地裏勞作,玉米從渭北臺北頭一直鋪到塬邊,他們並肩站在太陽底下,儼然預備上陣計程車兵:腰間纏繞的紅纓,恰似年輕的血。

您已閱讀8%(120字),剩餘92%(14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剃刀邊緣

老愚,男,陝西扶風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社會觀察家,出版人,散文作家。著有《在和風中假寐》《暮色四合》等。因《「紅二代」的意志》《「紅色重慶」的價值》《重慶紅色頻道發出的信號》 等系列文章,而獲得2011年度亞洲出版人協會評論大獎。公號名爲「老愚的自留地」。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