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

媒體札記:批蘋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官方媒體持續揭批蘋果,背後動機引人猜測。李開復問,能否從當年谷歌涉黃事件推測蘋果事件下一步?。他的回答代表了網路上的多數派。

一、新政開局

茅臺裝進礦泉水瓶和農家院洗桑拿的故事,繼續引發唏噓,新浪今晨就在推薦新京報上《用國際經驗治理「農家院洗桑拿」》的思路:「不論公務宴請如何『隱身埋名』、轉戰地下,也不論是喝茅臺先撕商標,或直接把茅臺酒倒進礦泉水瓶,都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可言,最終都要歸結到『公款買單』上。因而,嚴格限定預算比例,用嚴謹的制度紮緊公共財政的『錢袋子』,同時將大額的公款喫喝開支納入刑法範圍,誰還敢肆無忌憚地『把職務消費當成筐,什麼都往裏面裝』?」

「讓人民看到希望」——南方都市報今天就是以這句溫家寶的留言作爲標題,來表達對《國務院工作規則》能夠衝破資訊公開壁壘的期待:「從把公開透明作爲政府工作基本制度的決策層,到捍衛知情權錙銖必較的公民,因爲對權力的腐蝕性存有共同認識,在以何種手段防腐最佳的問題上高度一致,自然能夠同聲響應同氣直求。毫無疑問,來自公衆的聲援、支持和監督,是確保《國務院工作規則》落實的條件。而爲了達成這一條件,不妨使相關規則更細化一些,比如遇到『依法需要保密』的例外,應該向公衆說明具體法律依據,另外鑑於一些地方政府推諉公開的藉口五花八門,是否需要明確的制約和懲處條款?」

您已閱讀9%(490字),剩餘91%(47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