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

劉士餘:過去十年中國金改目標基本實現

儘管市場對中國金融改革質疑者衆,但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士餘認爲,十年前的改革目標基本實現。他以近期市場對鐵道部改革方案的反應,作爲改革成果的佐證。

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士餘近日在一次會議上坦承,未來十年,中國金融業將面臨因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帶來的巨大財務成本壓力。他爲減緩這一壓力開出四個「藥方」,包括逐步降低國家持股比例和發展以民營爲主導的中小銀行體系。

「無論是節能減排、結構調整還是淘汰落後產能,都可能會付出相當多的財務成本,而這些成本可能都將要銀行負擔,」劉士餘本周在北京舉行的「首屆諾貝兒獎經濟學家中國峯會」上說。這屆峯會由新華都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聯合主辦。

他說,當前銀行貸款持續成長,迫使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不斷融資,這會對實體經濟產生「溢位效應」。「銀行貸款成長和資本的補充,基本上類似於'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關係,這本身是不可持續的,」他說。

您已閱讀23%(328字),剩餘77%(10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