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法國兩大時尚巨掣路威酩軒(LVMH)與巴黎春天(PPR)均已公佈行銷收入繼續高歌猛進的好訊息,他們對男裝的重視,成了很多主流服裝系列的重要推手;而審美變化純屬個人癖好(這也是個錯綜複雜的問題),它完全取決於設計師的個人勞動以及他們推波助瀾的意願。
自艾迪•斯理曼(Hedi Slimane)去年擔任聖•羅蘭 (Saint Laurent)創意總監以來,就完全擯棄公司昔日風格,推行全新的設計理念,巴黎春天(PPR,聖•羅蘭品牌的持有者)希望聖•羅蘭這個反覆無常的品牌能給自己帶來持久的利潤。這只是對旗下其中一個品牌、而不是唯一至關重要的品牌進行改頭換面;從他去年10月大張其鼓地推出首個女裝系列(簡單地翻新:時裝編輯對他獨斷專行的舉動憤憤不平,而各門店對他設計的服裝卻是交口稱讚),到上世紀90年代末擔任聖•羅蘭男裝設計師,再到2007年他離開迪奧男裝(Dior Homme),斯理曼的自身經歷就是一部不斷推陳出新的歷史。
他推出的2013年秋冬男裝系列品類齊全,完全能滿足聖•羅蘭擁躉之需要。儘管T型臺的男模超級骨感,但門店銷售的服裝(如粗呢連帽外套與黑色細長翻領外套)很容易換成寬尺碼。斯理曼在迪奧把這種設計伎倆日臻完善:那種看上去只有模特兒才穿得進去的衣服,消費者也能輕易穿上。
您已閱讀33%(543字),剩餘67%(11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