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QFII不宜盲目擴容

FT中文網投資與財富管理編輯馮濤:郭樹清近日數度談及QFII擴容,但國際資本真能成爲A股良藥?與其依賴外資帶來的短期繁榮,不如踏實立足於資本市場制度改革。

中國股市週二小幅上漲,以銀行、券商爲代表的金融股繼續充當領漲主力,帶動上證綜指收高0.53%,重新整理近八個月高位。

始於12月的這輪反彈,至今已累計上漲逾21%。期間,「QFII摸底」、「QFII大舉加倉」等聲音不絕於耳,同時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期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及「QFII擴容」,不禁讓人想到中國的一句古話:「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似乎外來的都是精華,在股市上也不例外。暫且不說「外來」是不是真的會比「本土」好,如此大規模引入外資(或者說加快A股市場開放)究竟有哪些利弊?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1月28日傍晚抵臺,在機場接受採訪時表示,會討論把臺灣納入QFII2(合格境外個人投資者)適用範圍,臺灣散戶投資人將有機會投資大陸A股。

您已閱讀25%(314字),剩餘75%(9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