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

Lex專欄:卡特彼勒在中國栽跟頭

卡特彼勒稱,因7個月前剛收購的中國年代煤機會計上存在不當行爲,將導致公司減計5.8億美元。投資者有權知道,一種典型的會計作假,如何逃過了卡特彼勒的眼睛。

披露出來的資訊越多,事情越撲朔迷離。多數商業糾紛就是這樣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再加上事件發生在中國,情況就更讓人全無頭緒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宣佈,因爲發現中國年代煤礦機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ERA Mining Machinery)在會計上存在嚴重不當行爲、決定對這家7個月前剛剛收購的公司減記三分之二價值。此事一出,年代煤礦機電的原董事長衛興華(Emory Williams)昨日表示,他對此感到震驚、失望和意外。

這件事頗爲滑稽。卡特彼勒的盡職調查團隊做了「嚴謹而詳盡」的調查,但不知爲何卻沒發現這項不當行爲,而這一行爲如今導致公司減記5.8億美元。從交易宣佈到完成,他們有6個月的盡職調查時間。衛興華表示,他和外界一樣,所知道的全部資訊就是年代煤礦多年來在收入確認和庫存方面多層面作假。然而,盤點一下井下支護材料的數量、檢查一下銷售單據,應該都是盡職調查的內容。這樣的作假行爲在中國也十分普遍——普遍到一次例行盤庫就最終暴露了問題——外界對這種行爲原本就應當十分警惕。

卡特彼勒爲年代煤機支付了溢價,因此減記是遲早的事。卡特彼勒收購年代煤機的價格是後者2010年利潤(最後一個有數據的完整年度)的逾50倍,也是後者2011年銷售額的3.5倍。儘管收購者喜歡強調被收購公司正在迅速成長,但這麼高的收購價沒有爲一些不利情況留下餘地,比如中國經濟成長的放緩。以年代煤機在採礦設備業的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三一重工(Sany Heavy)爲例。從去年6月卡特彼勒完成對年代煤機的收購、到12月底卡特彼勒財年結束這段時間內,隨著整個行業成長放緩,三一重工股價累計下跌25%。

您已閱讀83%(697字),剩餘17%(1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