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點工

中產將與鐘點工說再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陶太:中國家政服務的工資日益水漲船高,用不起鐘點工的日子指日可待。我已經開始學做韭菜盒子,積極應變。

家裏要不要請鐘點工,甚至是請個住家保姆,一度令全職太太們糾結不已。不過,這個難題很快就有解了。我們也許是最後一代還有能力爲家政服務買單的女人,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在持續上漲的人工工資壓力下,也許就要和鐘點工說再見。

天曉得我們這代女人對家務外包的依賴有多深。前不久,我曾力勸一位海歸全職媽媽找個鐘點工分擔家務,她笑笑說,不要緊,這些活我自己還能HOLD住,令我頓感慚愧。在我周邊,完全自己做家務的,還真都是海歸太太,或者是外籍太太。而包括我自己在內,中國的全職媽媽們幾乎都有過請月嫂、保姆或者鐘點工的經歷,有老人幫忙的也不例外。

爭相聘用鐘點工起先不過是因爲中國勞動力多而且便宜。我們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可以享受發達國家富人才擁有的家政服務;我們也趕上了一個最壞的時代,只有在一個經濟畸形發展的社會,纔會出現這樣的奇觀,一個人能廉價購買另一個人的勞動。遙想十年前,還是單身的我曾經和樓上的一位女友合用過一個鐘點工,那是我第一次真切體驗到什麼叫剝削。鐘點工忙活一個下午,把「豬窩」變成了「人居」,一小時合下來只有六、七塊錢,也就是在街邊喫頓烤串的錢。

您已閱讀20%(474字),剩餘80%(18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