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

媒體札記:重慶餘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媒體繼續批評薄時代重慶民粹主義,但也受到反批評。不過南都週刊因爲《起底王立軍》組合報導而遭受的爭議更多,而且不只來自左面。

一、上行下效

以王岐山、劉雲山、張高麗爲主角的第三批新華社特稿昨晚如期而至。人們繼續尋找那些有關家庭生活的細節,特別是對夫人子女的描述——擔心的是這些中共最高領導層有一天也會被「坑爹」。

媒體的追捧熱情固然比不得前昨兩天,不再有太多門戶首頁和報紙封面的頭條待遇,但大河報和長江日報還是善始善終,前者再來句「和你在一起」的口號,後者在頭版一一標出亮點:《劉雲山:31年前作品至今仍是範文》、《王歧山:抗擊非典,半年瘦了20斤》、《張高麗:前兄長至今還是農民》;錢江晚報已經連發四篇評論以稱讚「從透明走向開明」,作爲同城對手,都市快報大概確實已經後悔自己沒能早下決心,只能用七篇稿件今天一次性刊登的陣仗來試圖挽回落後局面;甚至,連貴爲省一級機關報的上海解放日報,也按捺不住,以今日頭版大標題的方式導讀《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家國情懷》:「本報今日以4個版的篇幅,從『政見』、『情懷』、『經歷』、『家事』4個視角摘要刊發這七篇特稿,以饗讀者。」

您已閱讀5%(416字),剩餘95%(77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