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A股、H股兩重天

上證指數收於2000點下方,跌回五年半前的水準,而在國際投資者推動下,香港紅籌股的表現則好得多。國際投資者和內地投資者中必有一方判斷嚴重失誤。

中國的一些工廠讓人想起狄更斯筆下描述的汙穢場景。但目前投資者經歷的不是《艱難時世》(Hard Times),他們的行爲更像是《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裏描寫的情況——不過這裏的雙城是上海和香港。

上海股市目前的表現正接近於最壞的時候。本週上證綜指(Shanghai Composite)自2009年1月來首次在收盤時跌破2000點,較峯值水準下跌了三分之二,並且跌回了五年半前的水準——自那時以來中國經濟已經成長了55%。

中國內地公司在香港掛牌的股票雖然不是處於最好的時候,但表現比滬市要好得多。自今年8月底以來,H股(即紅籌股)上漲了15%,這是由於國際買家對中國的信心增加。恆生(Hang Seng)指數顯示,相同公司在內地上市的股票(即A股)同期略微下降。

您已閱讀48%(344字),剩餘52%(3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