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把歐元區危機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兩件事放一放,考慮一下人口條件對於投資的作用吧。僅五年之內,中國的勞動力就將開始萎縮。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數據顯示,到2030年,日本人口的中位年齡將是51歲,中國人口的中位年齡將是43歲。到2050年,亞洲大多數國家的65歲以上人羣在總人口中所佔比重將增加一倍以上。亞洲的人口紅利已快要耗盡,這一點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日本經濟過去60年來成長陷入停滯,這與該國勞動人口不斷縮減直接相關。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將隨其勞動人口縮減而停止成長,但勞動人口縮減確實會導致勞動力成本進一步提高。儘管富士康(Foxconn,蘋果的供應商)已經開始將工廠轉移到成本較低的中國內陸地區,但該公司今年的工資水準還是增加了四分之一有餘。遷出中國則意味著供應鏈方面受到限制,這帶來的壞處將超過節省勞動力成本到來的好處。廉價的技術和豐厚的利潤率也將成爲一紙空談。
資產配置也將受到影響。理論上,較年長的投資者更傾向於投資債券,而不是像股票這樣風險較高的資產。經濟學家劉錚和馬克•施皮格爾(Mark Spiegel)估計,隨著老年人投資者紛紛拋出股票換取資金貼補退休生活,股價將下跌。這對一片慘淡的亞洲股市而言不是個好訊息。目前上證綜指(Shanghai Composite)的本益比爲12倍,比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低五分之一。
您已閱讀69%(585字),剩餘31%(2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