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十八大

中美兩國能否友好相處?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美領導人的換屆時點提醒人們,中美關係將給未來數十年的國際秩序帶來深遠影響。中美兩國能否友好相處,將決定我們要面對的是戰爭還是和平。

這很可能是個巧合——美國在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和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之間做出選擇的數日之後,中國也將向外界展示它的新一屆最高領導層。之前看起來,中共「十八大」更可能於10月中旬召開,但該黨需要先解決掉與名譽掃地的薄熙來有關的問題,在那之後,內定將接任國家主席職務的習近平又神祕消失了一段時間。

不論是否是巧合,美中兩國領導人的換屆時點都提醒人們,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將給未來數十年裏的國際秩序帶來深遠影響。美中兩國能否友好相處具有重要意義,不誇張地說,它將決定我們要面對的是戰爭還是和平。這兩個國家是將互爲競爭對手還是彼此爲敵?既有強權與崛起中強權交鋒的歷史先例很難讓人感到鼓舞。

與我交談過的每一位有長期駐華經歷的西方官員都提醒我稱,西方對中國的內在運作機制知之甚少。中國已向世界開放了自己的經濟,但其政治的特點以及運作機制仍然很不透明。拿習近平來說,他與外國人士的多次會面迄今爲止充分地展示出了什麼叫做「神祕莫測」。

您已閱讀21%(428字),剩餘79%(15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