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

Lex專欄:中國股市缺錢?

中國的金融官員正在大力吸引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但中國股市內幕交易和薄弱的公司治理引發的擔憂,可能會令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

把錢掏出來——這是中國本週向海外投資者發出的資訊。中國的金融官員正在大力吸引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而就在兩年前,他們還在拒絕這些投資者。如今,情況已截然不同。當西方股市在2009年3月開始「大回升」時,中國股市在雷曼(Lehman)危機後出現的回升已經走完了一半——它們見頂得太早了:自2009年8月以來,上證綜指已下跌了40%,標普500指數則上漲了45%。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正努力讓中國股市變得更具吸引力。他在今年放鬆了一些限制,爲的是吸引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和外國資本。外國投資者持倉規模僅佔A股總流通市值的1%,因此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中國股市的流動性也不錯:滬深兩市的月交易額儘管自2007年底見頂以來已下降了50%,但目前仍是倫敦證交所(LSE)的兩倍。接下來提一下多元性:上海股市10家最大公司的市值,約佔滬市股指總市值的三分之一。香港股市10家最大公司的市值,佔到恆生指數總市值的60%。倫敦股市10家最大公司的市值,佔到富時100指數總市值的將近一半。

不過,目前上海股市正受到散戶投資者的拖累。滬市日交易量的四分之三來自散戶投資者,而散戶投資者計程車氣現在嚴重受挫。企業利潤成長的勢頭已經消退,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受到了考驗。過去5年裏,僅在上海股市就有近100家企業以至多60倍的發行本益比上市。估值水準現已大幅下降:上證綜指目前的本益比爲11倍。這看起來很便宜。然而,內幕交易和薄弱的公司治理引發的擔憂,可能會令打算買便宜貨的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

您已閱讀94%(628字),剩餘6%(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