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全球股市

賣空禁令是否有效?

FT專欄作家邰蒂:紐約聯儲最近發佈了一篇論文,認爲賣空禁令充其量只起到中性作用,而且還損害市場流動性。這應令一些歐元區政府警醒。

當最新一輪市場風暴於上月襲擊歐元區之時,西班牙和義大利政府採取了一項老套的防禦措施:隨著恐慌的加劇,它們發出了不準賣空銀行股的禁令,希望藉此恢復信心。

一個月後,賣空禁令似乎爲市場贏得了一些喘息空間,隨著歐洲央行(ECB)承諾提供新的支持,歐元區股市已經企穩。但有證據表明賣空禁令具有長期效果嗎?還是反而可能使形勢變得更加糟糕?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在一份報告中發佈了一篇相關論文,如果文中觀點是正確的,那麼答案令人警醒。近幾個月,一些聯儲經濟學家和獨立經濟學家對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實施的賣空禁令在9月22日至10月8日期間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您已閱讀18%(308字),剩餘82%(13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