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桑傑

FT社評:英國威脅闖館抓人實屬不智

英國爲了逮捕亞桑傑而威脅取消厄瓜多大使館的外交特權,此舉在外交上無異於踢了一記烏龍球。它將設立一個糟糕先例,日後可能被人用來對付英國在海外的大使館。

英國爲了逮捕朱利安•亞桑傑(Julian Assange)而威脅取消厄瓜多大使館的外交特權,此舉在外交上無異於踢了一記烏龍球。兩個月來,這名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一直躲在倫敦騎士橋(Knightsbridge)地區的一個底層公寓內,而警察就等在門外,準備執行把他引渡到瑞典的法庭命令。厄瓜多昨日決定給予亞桑傑政治庇護,並未改變他進退兩難的處境。

亞桑傑也許不配獲得這樣的政治保護,因爲他面臨性侵刑事指控,這在通常情況下不會讓他獲得難民身份。然而,奉行民粹主義路線、時刻準備叫板「美帝國主義」的厄瓜多總統拉斐爾•柯利亞(Rafael Correa)可以辯稱,亞桑傑被引渡至瑞典後,可能面臨美國的引渡請求和間諜罪指控。

英國對厄瓜多大使館的外交特權發出高壓威脅,有可能加劇外界的這樣一種觀感,即它正在參與一場由美國領頭的針對亞桑傑的陰謀。英國外交部稱,它只是在履行義務,目的是執行一份歐洲的通緝令。不過,英國外交部所援引的1987年出臺的法律,顯然旨在處理對公共秩序構成的更嚴重威脅。1987年《使館與領事館房產法案》(Diplomatic and Consular Premises Act 1987)是在有人從利比亞大使館內開槍、打死英國女警察伊馮•弗萊徹(Yvonne Fletcher)後不久通過的。現在訴諸該法,很可能引發法律挑戰。

您已閱讀60%(578字),剩餘40%(3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