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蘋果如何「保鮮」?

關鍵是要增加更換成本。以往蘋果的戰略是由iTunes來保管用戶的音樂文檔,但現在其它公司都提供雲端存儲服務以及從其他平臺轉移文檔的方式。加深同一公司各個設備之間整合度的戰略可能更有前途。

蘋果(Apple)的股票(在某種程度上很蹊蹺地)便宜得出名。該公司每股盈利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但股價估值卻仍低於市場平均水準。該折價可能與消費者科技公司傾向於大起大落的趨勢有關。

但有一個蘋果的產品線似乎永遠年輕:Mac電腦。30年來一直在成長。年營收已達230億美元。電腦價格一直在下降,但Mac電腦下降得最慢。銷量正穩步上升。形成反差的是,曾引發蘋果復興的產品:iPod。蘋果已對其實施價格保護,但銷量持續下降。

人們可能會將有關蘋果公司前景和估值的辯論總結爲:蘋果iPhone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佔蘋果銷售的三分之二)能否像Mac電腦一樣,飲取青春不老之泉;還是像iPod那樣終會老去?誠然,蘋果公司並未失去iPod用戶,而是讓他們升級爲昂貴的iPhone用戶。但這種升級模式能否複製,卻沒有定數。

您已閱讀49%(352字),剩餘51%(3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