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保

沒基石投資者不行?

Lex專欄:中國人保邀請十多家投行參與上市承銷,條件是必須拉到基石投資者。拉攏基石投資者預先認購大量股票的風氣在亞洲十分盛行,這是不健康的,其他投資者有必要想想其中的含義。

一家公司上市需要多少家投行協助?正在籌劃IPO的壽險商中國人保(PICC)遴選出了17家。「換一個燈泡需要多少人」的老笑話在這裏必須改一改了。這些投行是否有機會賺到承銷費,要看他們能不能拉到基石投資者。到香港上市的公司多數都想要基石投資者,中國人保便是最新一例。這種趨勢不健康。

在IPO中,基石投資者獲得約定數量的股票,但也必須接受持股鎖定期。早早敲定大牌投資者有利於招股,但事先留出大量股票給基石投資者就好象A計劃——讓投資者相信企業的價值和前景——還沒嘗試,便要實施B計劃了。

這種做法在亞洲很是盛行。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爲香港如今已成爲全球最大的新股發行市場,過去三年間的招股規模比僅次於它的競爭對手紐約高出三分之一。今年以來,基石投資者的認購股份已佔到香港新股發行的30%。Dealogic數據顯示,這個比例比過去15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高。今年以來新股發行總額爲33億美元,僅爲2011年同期水準的五分之一。因此各家投行都在拼命招攬生意。中國人保預計將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總招股規模多於60億美元,因此這將是一宗至關重要的IPO。如果最終有12家以上的投行參與該公司IPO,這將重新整理世界紀錄。

您已閱讀65%(502字),剩餘35%(2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