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

雅芳「面子」難保

Lex專欄:法國香水巨擘科蒂計劃收購陷入困境的雅芳。交易在不和的氣氛中告終。在科蒂收購要約公開前的兩年,雅芳股價已落後大盤,如今更跌破要約前的價格。

這簡直是浪費時間。調整收購報價,交換檔案,董事會開會。律師、分析師和記者們忙得團團轉。到最後,法國香水巨擘科蒂(Coty)公司對雅芳(Avon)這家百般掙扎下的化妝品公司一場拖沓的收購案,卻以一封幽怨的信宣告中止。 「昨天,我們收到一封僅兩句話的電子郵件,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聲稱,雅芳董事會還需要一週時間考慮我們的要約,」科蒂抱怨道。「我們沒有收到任何解釋……雅芳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中也沒有一個人願意與我們對話……我們已撤回收購提議。「嗚呼哀哉。

所有這些無意義的活動,至少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哪家公司讓自己的形象變得更差了?結果非常接近。雅芳公司似乎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因涉嫌海外賄賂而遭調查,以及在國內與分析師存在不適當接觸,這些都好比是抹在其盈利能力下降這隻「豬」嘴上的刺眼口紅。在科蒂收購要約公開前的兩年,雅芳股價落後於大盤約65%。人們會覺得這一要約可以讓股東們舒一口氣了,而且表面來看這樁交易很合理。但這一切都過去了,如今雅芳的股價已跌破要約前的價格。

而科蒂,從它的角度來看,從未搞定其承諾的融資,從未給出確定報價,而且即使是在遭到阻力的情況下,也未表露出任何敵意收購的意願。沒錯,雅芳公司運營上的困境和牽涉的法律問題令其很難估價,除非雅芳允許外界審查未公開的資訊。然而,任何收購都無法避免風險。如果科蒂不願意給出更有力的報價,那麼就該對這一進程的緩慢有所預期。再給雅芳一週又會有什麼損失?

您已閱讀84%(604字),剩餘16%(1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