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歐洲主權信用評級近期連連下滑。因此,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上週決定上調拉脫維亞的評級,就成爲一種可喜的提醒:此類評估仍可能是雙向的。該機構將拉脫維亞的評級上調了一級,使其達到投資級,並將該國評級展望列爲穩定。
至於這能否爲其它掙扎中的歐盟各國政府帶來很大鼓舞,則是可以辯論的。很少有國家擁有像拉脫維亞那樣從繁榮到泡沫破滅的劇變經歷。21世紀頭十年的信貸泡沫帶來了以消費爲動力的迅速擴張(據歐盟統計數據,2002年至2007年間,其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增速超過9%)。然而當2008年國際貸款機構不得不介入時,剎車效果也相應劇烈。2009年GDP急劇收縮了18%。
也許令人驚訝的是,拉脫維亞的復甦並非貨幣貶值的結果:雖然不屬於歐元區,但當局一直將拉特(Lat)與歐元掛鉤。然而將復甦原因僅僅歸功於緊縮政策也不正確。誠然,一度攀升至佔2009年GDP 9%的政府財政赤字,去年已大幅削減至3.5%,但是,與多數陷入困境的歐盟外圍國家相比,拉脫維亞的預算失衡問題一直不那麼嚴重。
您已閱讀66%(454字),剩餘34%(2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