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誠

FT社評:中美應保持對話

即將舉行的中美年度戰略對話可能因陳光誠事件而受到影響,但避免衝突符合中美雙方利益,重要的是讓這次對話如期舉行。

即使是在雙邊關係最好時期,美國和中國也很難保證兩國間對話不出現任何摩擦。而上週,雙目失明的中國社運人士陳光誠看上去投奔了美國政府,這對中美年度雙邊對話構成的威脅遠遠超出尋常。

在戲劇性地逃脫軟禁之後,陳光誠據信現在身處美國駐北京大使館(中國外交部週三稱,陳光誠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停留六天後,已自行離開——譯者注)。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和財長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本週將抵達北京,參加年度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一場衝突似乎在所難免,但避免衝突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做起來比說起來難。即便今年不是美國選舉年,美國總統也會發現,將一位異見人士交還給一個慣於打壓異見份子的政權——這麼做不僅很難,也是錯誤的。而中國也必須認識到,美國國內政治使得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甚至不會考慮這個選項。如果歐巴馬在人權問題上流露出任何示弱跡象,肯定會被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抓住不放——如果羅姆尼這麼做也是對的。

您已閱讀50%(441字),剩餘50%(4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