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圍繞賺取利潤與信仰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的辯論從未停止。收取利息符合道義嗎?貸款是對窮人的剝削嗎?說得更簡單一點,你能在擁有財富的同時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嗎,抑或是,爲了保持高尚的心,你必須要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嗎?
今年的復活節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再次思考這些令人糾結的問題的機會。利用這個機會,我們還可以想想,哪些東西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哪些又是真正重要的。去年,在華爾街和倫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外,示威者發起了針對一些資本主義行爲的抗議活動。在示威者看來,他們無法接受這些行爲,尤其是銀行的行爲。如今,這場運動或許已漸漸平息,但核心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
儘管有人更向往簡樸的生活,但信仰與獲利之間並不矛盾。賺錢謀生沒有錯:我們本就是要享受富足的生活的。之所以會產生矛盾,是因爲我們將道德與經濟進步割裂開來,並將後者與幸福劃上了等號。
您已閱讀21%(386字),剩餘79%(14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