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中國外貿順差發展的趨向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鄒至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幅降低對中國外貿順差的長期預測,這一舉動能幫助中國針對人民幣「明顯低估」的觀點爲自己辯護。近期人民幣趨勢表明匯率將繼續升值,並未達到均衡。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一直存在巨大的貿易順差。這有助於擴張國內的總需求,推動中國的快速經濟成長。但這也引起了中國的通貨膨脹,因爲貿易順差產生的外匯被轉化爲人民幣,增加了貨幣供給,造成了通貨膨脹。

減少順差有如下好處:(1)減緩中國的通貨膨脹,(2)有利於對中國出口的國家增加總需求和提升GDP成長,從而對世界經濟復甦做出貢獻。因此,當中國的出口順差減少時,中國和其他對中國出口的國家都能從中受益。爲了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中國應該允許人民幣匯率升值,使得其他國家購買中國產品更加昂貴,而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更加便宜。

近年來,中國允許人民幣逐步升值,從2005年年中8.3元/美元升至2012年4月18日的6.3元/美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情況請參見下圖)。人民幣的升值和近期中國貿易順差的數據能告訴我們關於世界經濟發展的什麼情況呢?我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因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剛發佈了一篇報告,這篇報告提出了同一個問題。

您已閱讀34%(413字),剩餘66%(7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