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東局勢緊張加劇了人們對中國能源安全的擔憂。特別是伊朗核危機事件,美歐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已嚴重影響中國與伊朗正常的石油貿易。2011年,中國進口原油2.53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56.3%;其中近50%的原油來自中東地區,超過10%來自伊朗。荷莫茲海峽的安危直接關係到中國每年一億多噸原油的供應。伊朗核危機,凸顯出中國的能源困境。
中國所面臨的能源困境很多,概而論之,或許可以這樣總結:能源需求成長過快,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供給壓力過大,能源結構不合理,能源科技和裝備水準不高,能源儲運系統尚不完善,國際能源合作困難重重。
從歷史上看,相對於英國、美國以及二戰後德國日本的再度崛起,中國崛起過程中的能源環境更爲複雜,能源成本更爲高昂,能源困境更爲突出,能源挑戰更爲嚴峻。新千年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一輪被經濟學家們稱之爲高成長、低通膨的繁榮週期。此間,在國際能源價格飛漲的背景下,筆者認爲中國有效地保障了能源的穩定供應,支撐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儘管筆者並不認同過分強調一次能源自給率,但這些年來中國立足國內並保持一次能源自給率90%左右的努力確實大大減少了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和地緣政治衝突給經濟發展帶來的紛擾。
您已閱讀20%(506字),剩餘80%(20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