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FT社評:華為透明才能更成功

不能讓保護主義者拿虛假的國家安全理由作幌子。中國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已在衆多市場證明,其產品質量高,有競爭力。但華為至今對其所有權結構諱莫如深,受懷疑也在所難免。

中國已將電信業列爲推動外貿的七大戰略產業之一。然而,源自中國境內的大量肆無忌憚的網路犯罪和網路間諜行爲,正使中國企業在海外難以贏得業務。

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已被澳洲禁止參與該國建設國家寬頻網的420億澳元招標。澳洲政府對華為據稱與中國政府及軍方存在的聯繫感到擔憂。就像在美國那樣(華為在美國實際上被禁止與大型營運商開展業務往來),澳洲擔心,允許華為插手國家網路的建設,將無異於讓北京方面旁聽商業和軍事機密。

華為已努力應對這些擔心。該公司提議採取西方競爭對手強烈抵制的一些安全防範措施,比如交出源代碼。這些措施已幫助華為在世界各地(包括英國)的寬頻競標中贏得合同。澳洲的拒絕讓華為更加難以接受的原因之一是,該公司本來就只希望供應一些明顯並不敏感的網路器件,如無源光纖技術。

您已閱讀47%(347字),剩餘53%(3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