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冷卻下來,就不會燙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一個好處是,2月份的通膨率降至20個月低點。問題在於,消費價格下降是否會導致政府放鬆財政政策。那將對中國股市構成利好。投入成本相對降低應會提高企業利潤。
通膨率下降,很可能有助於某些公司控制成本,但不是以西方投資者所習慣的方式。就拿日用消費品爲例。中國政府去年爲了抑制失控的通膨,對消費品企業施加壓力,令其不得隨意漲價。聯合利華(Unilever)去年只不過對媒體談論了漲價問題,就被髮改委罰款200萬元人民幣,只好放棄了漲價的想法。漲價的話題促使消費者在漲價之前加緊囤積商品:聰明的辦法。但當投入品價格飛漲時,人爲的價格管制會侵蝕掉利潤。康師傅(Tingyi)可能是全球最大的速食麵生產商。在中國,速食麵是一種重要的消費品。過去9個月,康師傅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六分之一。但隨著食品通膨由去年的約12%降至今年2月的6.5%,康師傅的利潤率應會再次提高。消費價格上一次降至低點是在2009年第二季度(在經歷了2008年的通膨失控之後,實際下降了1%),康師傅該季度毛利率同比成長了11%。
新加坡大宗商品集團豐益(Wilmar)是中國最大食用油品牌金龍魚的擁有者。去年,在中國最重要的消費品之一——食用油——被禁止漲價之後,豐益甚至感受到了比康師傅更大的利潤壓力,其食用油業務的稅前利潤減少了一半以上。在中國,通膨率降低不僅僅對經濟有利,也可能使中國政府放鬆對國內一些大公司的管制。這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是最大的利好了。
您已閱讀94%(627字),剩餘6%(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