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機在風力持續的情況下運行得最好。可惜現實並非總是如此。中國風能產業已經感覺到風力嚴重不足了。從一年前上市至今,中國最大的兩家風機製造商華銳風電(Sinovel)和金風科技(Goldwind)股價已經下跌了約三分之二——這兩家公司產能分別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僅次於丹麥的維斯塔斯(Vestas)。本週金風科技警告稱,2011年利潤將下跌75%。
說句公道話,中國風機製造商有很多問題需要應對。中國政府五年前曾設定目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要佔到全國電力供應的六分之一。從那時起,有將近100家制造商湧入風電領域。現在由於市場轉冷,競爭開始變得異常激烈。去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首次出現下降,降幅達5%,2012年預計會出現更明顯的下降。風電價格是煤電的兩倍,因此國家電網(State Grid)幾乎沒有意願讓風電併網。國家電網是中國最大的電網營運商,負責將電力與配電企業相連接。風電總裝機容量中有超過四分之一尚未併網。
不過,就像任何一個正在步入成熟期的商業週期一樣,這些問題可能有利於那些最大的製造商。中國最大幾家製造商已經提高了在國內風電市場的份額,擠佔了中小型企業和外國競爭對手的份額。維斯塔斯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去年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您已閱讀69%(520字),剩餘31%(2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