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證監會新任主席郭樹清,近日在一個內部場合再度發問「IPO不審行不行?」郭樹清之問,直指中國證券市場最核心的制度性梗阻。
早在1996年,後來出任證監會副主席的高西慶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讓證監會放棄審批權,對一個從計劃經濟脫胎的體系而言,無疑需要一場靈魂深處的革命。」正如英國阿克頓勳爵所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與審批制大權相關的誘惑,不僅沒有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消失,反而愈發強大。
首先,證券市場發展初期,上市公司以國有企業爲主,民營企業很少能獲得上市機會,現在情況已經大大變化。其次,2005年股改之前,發起人股份不準流通,上市帶來的刺激僅僅侷限於圈錢,而股改則開啓了套現的便利之門。再次,創業板和PE熱潮的出現,使得PE腐敗成爲完美的尋租途徑,因爲它與內幕交易和股價操縱相比,更爲隱蔽,表面上更爲合法化。正因爲如此,吳敬璉教授說中國股市從「連規範的賭場都不如」演變到了「強盜貴族時代」。
您已閱讀24%(409字),剩餘76%(13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