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

Lex專欄:三一重工出海正當時

三一重工正在除中國本土之外的世界各地擴張。這不僅反映出該公司意圖打造國際品牌,也是明智的未雨綢繆之計,因爲中國建築活動有嚴重下滑風險。

像寶僑(P&G)這樣的跨國公司往往會盯著中國,看準這裏有13億人要用洗髮香波。而中國國內那些有志成爲跨國公司的企業卻往往更具全域性視野。以三一重工(Sany Heavy Industry)爲例,這家中國最大的建築機械生產商正忙於在世界各地擴張——除了中國本土。

今年以來,三一重工在美國、巴西、印度和德國等地陸續建廠,以求擴大海外銷售額。這不僅反映出該公司意圖打造國際品牌、與日本小松製作所(Komatsu)或美國卡特彼勒(Caterpillar)相抗衡,也是明智的未雨綢繆之計。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96%的銷售額、97%的毛利潤來自國內市場。有鑑於此,如果國內建築活動嚴重放緩,這家市值930億元人民幣(合150億美元)的滬市上市公司顯然將受到衝擊。

這一前景貌似還很遙遠。考慮到該公司五分之四的銷售額來自混凝土泵車、挖掘機和汽車起重機等產品,對中國國內資本存量的任何形式的投資都應能提振它的銷售額。然而,房地產開發活動(佔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已明顯露出疲弱勢頭:全國約半數大中城市的房價都在走低。而且正如瑞信(Credit Suisse)指出的,按單位資本形成總額衡量,中國土方工程車輛的數量規模已大於美國和日本——儘管相關計算中假定的中國此類資產的壽命遠短於美國和日本(因爲土方工程車輛在中國的使用強度更大)。

您已閱讀79%(561字),剩餘21%(1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