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俄羅斯

俄羅斯之春到了

俄羅斯廣播評論員康斯坦丁•馮•埃格特:要不要再給普丁一個機會爲所欲爲,以換取社會和經濟穩定?這次俄國家杜馬選舉引發的示威,實質上就是民衆的回答。

「新型微晶片將提供前所未有的定位準確性,幫助人們在漫長的冬夜裏追蹤北極馴鹿。」週二的時候我打開電視,看到的居然是這樣一條新聞,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世界其他人都在看莫斯科的好戲——防暴警察和支持政府的年輕活動者與支持民主的抗議者發生衝突。抗議集會地點凱旋廣場(Triumphalnaya Square)已經成爲Twitter上的熱門辭彙。但在國有頻道「Rossiya 24」(俄羅斯唯一的24小時頻道)上,主打新聞卻是用於追蹤北極馴鹿的微晶片。從中可以看出,俄羅斯領導層是怎樣在處理普丁時代第一場真正的政治危機。

否認或掩蓋不和諧的事件,一邊變相威脅一邊含糊地承諾會讓步,譴責所謂的外國勢力干預,這種種拙劣的手段都讓人想起2000年米洛塞維奇(Milosevic)主政下的貝兒格萊德。每個人都在想一個問題:「儘管阻礙重重,儘管現在是冬天,但『俄羅斯之春』是不是快來了?」我的回答:是的——但俄羅斯之春很可能與那些阿拉伯國家的革命不同。我認爲,拉鋸戰的可能性大於閃電戰。

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仍掌握著令人畏懼的龐大財力資源,警察的立場還未動搖、仍在以粗暴手段對待抗議者。對抗的雙方仍然是所謂的那些「系統」政黨和「非系統」團體,前者在議會有席位,後者正推動著街頭抗議活動的發展。儘管民心越來越躁動,但大部分人想要看到的是對目前的體制進行改良,而非再來一場革命。這一切都有利於克里姆林宮。然而,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響,俄羅斯政府有序應對當前形勢的能力正在下降。

您已閱讀31%(643字),剩餘69%(14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