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模型

模型的流弊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現在許多部門喜歡使用預測模型,但他們輸入模型的許多數據都是編造的,預測者可以通過刻意選擇得到想要的預測結果。

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認爲自己知道的比大多數人都多,而且他從不掩飾這個看法,但他也知道,自己所知有限。他曾寫道:「歐洲會不會爆發戰爭、20年後的銅價是多少錢,這樣的問題無法依據科學的理論、通過計算得出機率性結果。我們根本不知道。」

凱恩斯說的沒錯。他這番話發表於1921年,20年後,英國就捲入了一場勝負難料的殊死之戰,對手是德國。

但有一些人,儘管所知不如凱恩斯多,卻覺得預測沒有那麼難。我一直在琢磨一些預測模型,有些是公共部門使用的,有些是私有部門使用的。

您已閱讀18%(241字),剩餘82%(10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