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這是亞洲各國股市和大宗商品遭受雙重打擊暴跌的聲音——美聯準(Fed)充分證明了經濟前景黯淡,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國製造業活動進一步下降。有關人士對中國9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的預估值爲49.4,而8月份該指數爲49.9。目前該指數的讀數已連續3個月低於50——50大致上是顯示經濟擴張與萎縮的分水嶺。這局面可不好。
但是,投資者往往傾向於草率地認定因果關係,似乎任何負面的中國經濟數據,與從原材料到科技股等幾乎所有的成長資產之間都有關係,這有些過分。這種說法認爲,如果中國製造業活動正在放緩,中國經濟降溫的速度必定超出預期,因此全球經濟這一大亮點也就會變暗。
再加上,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到2008年的市場動盪——那在當時確實引發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危機,投資者擔心歷史將會重演。股市表現得十分明顯——香港恆生指數今年下跌了18%,表現弱於澳洲和南韓等其它受中國影響的市場,甚至與深陷危機的歐洲富時Eurofirst 300(FTSE Eurofirst 300)指數相比也略有不如。
您已閱讀67%(442字),剩餘33%(2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