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

我的裝修經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陶笸籮:大家都已經過了白手起家的純真年代。當你不再純粹爲一個窩而奮鬥的時候,裝修便成了一場複雜的心事。

常常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候,也就是人人都還買得起房的年代。2000年左右,北京相對好地段的房子也就每平方米六、七千塊錢左右,經濟適用房每平米2000多塊,遠點的商品房每平米4000塊,居然也還可以有挑選餘地。總之,只要你有正當工作,而且尚有積蓄,還能夠付得起10%的首付,基本上都能夠靠自己買房,甚至不用混到公司中層。於是,突然間發現,包括自己這樣的單身小白領在內,周圍狐朋狗友同學同事,70後的小年輕們不管婚沒婚,幾乎都在那一兩年內成爲房東,結束了租房的日子。

買房子是一窩蜂,裝修也是一窩蜂。圈子裏大都是漂在北京的「外省青年」,在交完房貸付完飯錢,再向新東方付完GRE和託福學費,收入基本「月光」的狀態下,多少人裝修因陋就簡。那時裝修講究的是快馬加鞭,能早入住一個月是一個月,裸裝的人也不在少數,最著急的買個煤氣竈,安裝上馬桶就入住了。

終於有點積蓄,或者借得著錢能「豪華」裝修一把的,也都是從物質匱乏的80年代成長起來的,對裝修毫無概念,不僅沒有喫過豬肉,也沒有見過豬跑,仗著年輕,搭配大膽張狂,全無品味可言。因爲朋友們都買了房子,常常被邀去暖居。在喜洋洋的氣氛中,那些粉紅的、泛綠的,甚至橙黃色的房間裏,有時會擺著大紅的沙發,黑壓壓的櫃子,看一眼就令人心驚肉跳。其實我自己就是惡俗的裝修樣板,上大學無聊時杜撰了一個小說,女主人公喜歡深深淺淺的藍色。這個意境一直誘惑著我,於是終於有了自己的屋子,立即大膽付諸實踐。除了深藍的沙發,藍花的蠟染被罩,連廁所和廚房的地磚也全都採用了寶石藍。雖然牆好歹還是白的,可是大白天亮晃晃的太陽一照,一樣讓人天旋地轉。

您已閱讀42%(675字),剩餘58%(9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