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外匯儲備

重新審視中國的外儲多元化策略

中國安邦諮詢研究總部:在西方債務危機不斷深化、經濟持續低迷的當下,美國資產仍然是世界上最「硬」的資產。中國有必要重新審視外儲資產多元化的策略。

中國的外儲投資問題一直是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過去多年,中國外儲長期偏向對美投資的策略不斷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這也成爲主流觀點。

造成這種看法的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國內。這種看法認爲,中國外儲應實施多元化策略,主要原因在於,一是擔心美元長期貶值趨勢致使美元資產不斷縮水;二是擔心過多的美元資產實際上使中國受制於美國;三是不滿於大量外儲只投資在低收益的國債或高風險的「兩房」債券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外儲資產多元化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降低美元資產比重的大轉移。

另一部分原因則來自於美國。由於美國限制中國購買美國企業股權尤其是金融機構股權,讓中國不得不將視角轉向其他國家。最近,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及美聯準一直擱置中國工商銀行收購香港東亞銀行的美國業務(僅包括紐約和加州的13家分行)80%的股權,據悉,該項業務自今年1月份提交以來已經擱置了半年之久,至今尚無法知道何時會有結果。

您已閱讀29%(399字),剩餘71%(9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