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銀行

新聞人物:美銀CEO還缺什麼?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在市場對美銀失去信心之際,巴菲特伸出了援手,向其注資50億美元。但想重建信心,美銀CEO莫伊尼漢尚需證明自己。

上週,一位資本與魅力均過剩的男士,拯救了另外一位這兩樣東西均亟缺的男士。

在2008年的危機中,奧馬哈投資者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曾發揮了關鍵作用:他投資了高盛(Goldman Sachs),以證明自己相信它可以存活下去。上週他又爲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以下簡稱美銀)提供了支持。就在這家美國最大的銀行難以說服投資者,自己強大到足以安度這最新的一波經濟動盪之際,巴菲特向其注資50億美元。

從上述姿態(協議條件對巴菲特非常有利)中獲益最多的是布賴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美銀四面受敵的執行長(CEO)。莫伊尼漢於2009年艱難獲得了CEO的職位,從那以後,他便一直在奮力說服投資者,他擁有這一職位所必需的威信與領導才能。

您已閱讀15%(341字),剩餘85%(19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