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錢體育

民辦奧運會

不再鼓勵大型國際活動在中國舉辦,是否存在矯枉過正?下一個在中國的大型國際活動,是否交由民辦?沒有官方色彩的大型賽事也許更能體現運動的價值。

大運會在深圳閉幕,又一項在大型國際活動在中國收官。這很可能是從今往後幾年,中國僅有的一項大型國際活動,不僅在體育領域內。

根據內部流傳的訊息,中央對於承辦大型國際活動,行將明確規範,原則上不再鼓勵承辦大型國際活動,除開奧運會、足球世界盃這樣的超級體育賽事,各地再要申辦像亞運會、大運會乃至非體育的國際活動,都需要向中央政府申請報批,而且已經近年來已經舉辦過的城市,很可能不被允許再次申辦。即便允許申辦,中央政府也不會在政策、財務等各方面給予任何支持。

未來再有城市打著「展現社會經濟建設成就」的旗號,來申辦各種國際活動,將會面臨層層障礙。別說世博會、園博會什麼的,哪怕是體育運動範疇內的游泳世錦賽、田徑世錦賽等單項競技活動,都不會得到鼓勵。國家體育總局也步調一致,國內的大型體育活動同樣將縮減,只會保留四個全國性的體育競技集會活動。當然,全運會依舊位列其間——日前天津打敗四川湖南湖北,喜獲2017全運會主辦權,在2013年,天津還將舉辦東亞運動會。

您已閱讀27%(423字),剩餘73%(11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錢體育

從產業視角觀察體育,以經濟觀點分析賽事。 作者顏強,畢業於中山大學,現任網易門戶副總編,長期從事媒體新聞工作。主要著述包括《你永遠不會獨行——英國足球地理》、《金球》和《橙如夏花》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