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的中央部門公佈「三公」經費成爲一道風景。「三公」經費包括公費出國(境)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截至7月28日下午四點,98箇中央部門中,有88個陸續公佈了「三公」賬本。從已公佈數據看,公車費用佔了大頭,如88家中央單位2010年的「三公」總決算額爲644995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則達到396551.7萬元,約佔2010年「三公」總決算額的61.5%;而2011年的「三公」總預算額爲632398.7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也達到了384391.2萬元,約佔88家中央單位2011年「三公」總預算額的60.7%。在我們看來,三公經費本質上是一種職務消費,大部分應該算作中國官員的收入才更合理。
實際上,官員工資制度是研究一個國家政治制度與社會公平的很好的視窗。我們綜合公開資料,對中國與美國的政府官員的工資制度進行對比研究,會有很多讓人深思的發現。中國把政府官員叫公務員,而在美國叫政府僱員。爲方便起見,本文統稱爲公務員。
一、美國的公務員工資制度
您已閱讀5%(440字),剩餘95%(80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