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汙染受害者在申請賠償的時候卻無法可依,這使得他們的申賠過程更加困難。原國家環保局副局長張坤民接受中外對話孟斯的採訪時說,立法之路可能需要10年的時間。
「在罰款有限、賠償偏低的情況下,必然普遍出現「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現象,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更會膽大妄爲。」
近年中國屢現特大環境事故,而汙染者的賠償遠低於公衆預期,凸顯當前中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無力。環境保護部不久前公開發布了《關於開展環境汙染損害鑑定評估工作的若干意見》,欲逐步推動立法,孟斯就此採訪了關注此議題的原國家環保局副局長張坤民教授。
您已閱讀9%(255字),剩餘91%(25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