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暑假做導遊的時候,有一個日本客人臨走時恭恭敬敬地呈上禮物一份,拆開包裝精美的絲帶和外包裝紙,裏面是鑲有不規則金線的素雅的盒子一隻,盒子裏面是軟軟的粉色皺紙,中間躺著一隻白色描花的細長的盒子,迫不及待地掀開盒子,謎底終於揭穿—一支細細的圓珠筆在裏面。這些當時在中國極少見的美麗精緻的包裝,還有最初的期待和最後的「終歸只是一支圓珠筆」的失望,令我至今對這份明顯包裝過度的禮物記憶猶新。有趣的是,多年後的今天,這麼多年的洗腦以後,我對大禮物的好包裝,甚至是小禮物的好包裝有了越來越多的習慣甚至期待。彷彿沒有好包裝,就不能是一件好禮物。同樣的,少年時期堅信破衣不重要,裏面的人才重要的我,現在越來越多地以貌取人了,還美其名曰「好打扮折射著好品位」。
若干年前,在貝克漢姆還是百事可樂的代言人的時候,看過他的一段專訪,被問及如何安排與辣妹雙雙成爲明星後的生活時,貝克漢姆回答說,他最多的精力和時間還是花在足球訓練上,因爲他的身份是職業球員,其它的都是由此而產生的,他明白如果他不是一個好球員的話,就什麼都不是。我一直認爲,職業球員也好,職業經理人也好,關鍵詞是職業,職業的含義,就是要好好做你的職業要求你做的事,不管是球員還是經理,對得起付你工資,買你球票的人,對得起你的頭銜;對我來說,職業,是最高的稱讚,也是最低的要求,所以,聽到當時年紀輕輕已經名滿天下的小貝說出如此清醒,如此職業的話,我還是立馬對這個足球運動員刮目相看。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周圍,像小貝一樣專業的人士越來越稀有了,相反地,不管是球場還是職場,包裝過度的人卻是越來越多了。
我所認識的一位企業高階主管,爲人猥瑣小氣,做事避重就輕,但這位老兄也是市場行銷出身,深諳包裝的精髓:對上,在老闆面前沉默是金,藏拙之餘唯老闆的馬首是瞻,出了事也有上面擔著;對下,排除異己,把親信和馬屁精們網路至麾下,這些人於是成了他最好的宣傳隊;對外,則奉行謊言重複三遍就變成了真理的哲學,把公司大量的資源和自己大多數的時間花在媒體關係上,一來二去,在媒體眼中,他儼然成了成功人士的代表,平淡無奇的經歷,也在他自己的如簧巧舌和記者的生花妙筆之下成了傳奇。直到三年後,他因公司業績不好而黯然離職,但除了少數圈內的知情人以外,他的公衆形象,仍然是風流儒雅的打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