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基金管理

亞洲企業開始關注社會責任

RCM Asia Pacific行政總裁康禮賢:日本的核災難以及中國的十二五規劃讓人們的目光聚焦於社會責任投資,同時有報告稱,採用更高社會責任標準的企業的業績優於在這方面落後的企業。

最近亞洲的兩個事件讓人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以及更廣泛的社會責任投資上。第一個是今年3月日本遭遇的地震和海嘯悲劇。在福島第一核電廠(Fukushima)的核災難之後,預計更多的投資者將考慮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企業將更認真地關注於它們如何與股東交流。

第二個事件是中國政府今年3月公佈了「十二五」經濟規劃。規劃內容多次明確提及環境和社會因素。中國領導層如今已將目標瞄準經濟成長的質量,而不僅僅是曾主導之前經濟規劃的經濟成長絕對水準。

日本的社會責任投資可以追溯到瓦爾迪茲社團(Valdez society)的成立。該社團根據1989年在阿拉斯加擱淺的油輪埃克森•瓦爾迪茲號( Exxon Valdez)命名,於1992年通過了10條企業環境行爲守則。

您已閱讀19%(331字),剩餘81%(14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