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

全球第二波通膨大潮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倪金節:在經歷了長時間世界性貨幣超發之後,全球通膨已經迎來了第二波浪潮。較之2006年到2008年本世紀第一波高通膨時期,新近一輪全球性通膨大潮,勢頭看起來更爲兇猛。

如今,全球商品市場漲聲一片,不斷進行著各種「創新高」的資產泡沫遊戲。縱使中國央行在清明假期結束前的最後一天再度升息以遏制不斷迸發的中國需求,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國際市場的繼續上漲。

4月6日,黃金價格首次衝上1460美元/盎司,距離2009年筆者預期的1500美元/盎司僅一步之遙。倫敦和紐約市場原油價格則是早就站穩在了100美元/桶,似乎隨時朝著2008年的最高點飛奔而去。有色金屬、農產品、糧食價格亦都是紛紛創出新高。其實,商品市場的泡沫化水準已十分嚴重,衡量商品整體漲幅的CRB指數更是早已超過了金融危機之前的巔峯。

過去十年,全球GDP翻了一番,無論從什麼經濟指標衡量,都可謂歷史上最繁榮的十年。不過,眼下幾乎所有國家的民衆,都很難感受到生活水準的同步提升。歐美各國還在經濟復甦的罅隙中掙扎,北非中東雖然資源豐富但是社會長期不穩,新興市場國家則普遍遭受資產泡沫和惡性通膨的襲擾。焦慮成爲各個階層較爲獨特的生存風景線。

您已閱讀24%(408字),剩餘76%(12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