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中國預防「棉賤傷農」

在中國棉農擔憂棉價從歷史高位大跌之際,中國發改委推出棉花臨時收儲制度。分析師表示,中國打算通過此舉將國內的高棉價至少再維持一個棉季,以鼓勵棉花生產。

當棉農擔憂棉價可能會從歷史高位大跌之際,中國宣佈計劃於今年重建棉花儲備,以鼓勵國內棉花生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但強大的國內紡織行業,也讓中國成爲了最大的棉花消費國與進口國。中國紡織廠的需求是紐約棉價本月大漲的主要驅動因素——紐約棉價本月漲至創紀錄的每磅2.27美元,較去年上漲175%。

中國國家發改委(NDRC)表示,將從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即2011年度新棉交售期),購買棉花作爲「臨時」儲備,最低收儲價將爲每噸1.98萬元人民幣。這相當於約每磅1.40美元,略高於基準的紐約12月交割的棉花價格。

您已閱讀27%(266字),剩餘73%(7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