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

Lex專欄:日本供應鏈依然可靠

地震之後,日本製造業大面積停產,導致供應鏈中斷。但由於日企客戶的庫存水準目前相對較高,加之日本政府和企業出色的組織性,客戶們不應感到恐慌。

受地震影響的日本北部地區是豐田(Toyota)等多家汽車製造商的工廠大本營。該地區受到的破壞可能會導致汽車供應出現短缺。豐田生產的汽車中,約五分之二產自日本,其中一半以上用來出口。不出所料,自地震發生以來,豐田及其競爭對手本田(Honda)的股價分別下跌了16%和13%。日本全境多條供應鏈出現中斷。該國約五分之一的鋼鐵產能受到影響,電腦晶片、觸屏和半導體設備等多種元件的生產受到衝擊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電力供應和運輸網路依然不能恢復正常,供應鏈中斷就將繼續影響日本企業。但眼下,日本企業在全球客戶都不應感到恐慌。比方說,即使部分經銷商貨源不足,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它衆多目前開工不足的製造商也很樂意填補空缺。

對於日貨的企業購買者而言,此次地震的時機還不算最糟。由經濟危機導致的庫存消耗期過後,爲防範存活短缺提供緩衝的庫存水準現已恢復正常,因此,數週時間的短缺基本上是可以忍受的。全球第一大半導體生產商——臺灣台積電(TSMC)的生產依賴日本的零組件,但其關鍵原料的庫存仍能維持30天的生產。如果這場悲劇發生在去年各企業重新補充庫存的時候,供應中斷的破壞性會更大。

您已閱讀71%(480字),剩餘29%(1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