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

FT社評: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教訓

核事故無關國界,日本也不是利用核技術的唯一地震高發國家。我們生活在一個有核世界。我們必須確保核設施安全運轉,無論它們建在何處。

現代史上有兩起重大核電站事故。1979年,美國三里島(Three Mile Island)核電站幾乎發生核反應堆熔燬;7年後,烏克蘭的切爾諾比利(Chernobyl)核電站發生爆炸。這兩起事故都導致人們對核電的支持率大幅下滑。

對於日本福島(Fukushima)核電站受損會產生何種影響,現在評價還爲時過早。在地震造成的損壞導致其中兩個核反應堆的冷卻系統失靈、損壞反應堆核心後,相關部門仍在竭盡全力確保這座核電站的安全。但是,世人已經看到該處核設施發生爆炸的令人膽寒的畫面,還有傳言稱,工作人員已經暴露於核輻射之下。災難性的反應堆熔燬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可能性。

迄今爲止,相關部門表現得相對較爲開放。他們的行動也相當果斷:撤離居民,並且用大量海水冷卻反應堆,以遏制熱度上升。

您已閱讀37%(334字),剩餘63%(5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