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

Lex專欄:銅價在告訴我們什麼?

過去一個月銅價從創紀錄高點下跌了9%。鑑於全球最大銅消費國中國近幾個月庫存增速快於基礎需求,或許「銅博士」在反映預期成長的同時也在向我們發出有關投機泡沫的警告。

在過去一個月裏,世界上兩種主要工業大宗商品之間失去了正相關性。對此人們不應感到震驚。油價因供應擔憂飆升了15%,而倫敦銅價從10190美元/噸的創紀錄高點下跌了9%,一定程度上是因爲擔憂油價上漲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但中國(而不只是中東地區)的動態正在影響銅價。

作爲全球遙遙領先的最大銅消費國,中國對銅的需求已經超過了幾十年前所稱的「工業化世界」。2008年,中國對銅的需求超過了北美和西歐的總和。瑞信(Credit Suisse)分析師預計,到2013年,中國對銅的消費將成長一倍,吸納全部供應的三分之一。

鑑於中國對大量採用銅的基礎設施的預測需求,上述預測似乎與經濟成長預期相符。即便如此,銅市可能在預期一個過度平滑且向上傾斜的中期軌跡。上月,由於春節的影響,中國對所有工業大宗商品的進口大幅下降,但銅的下降似乎尤其劇烈。發貨量出現自2009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當時銅價是目前價格的三分之一。

您已閱讀61%(401字),剩餘39%(2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