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地區的中低端製造企業正在遭受煎熬,他們戰戰兢兢地踏上轉型之旅。若干年後,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成爲炮灰,一些人將腰纏萬貫,一些人將成爲實業資本家,這些企業家的命運,將隨著中國實體經濟轉型與證券市場擴容而起伏。
今年2月底,筆者到位於廣州的中山大學高等教育繼續學院講一天課,在座的都是資產千萬元的中小企業主,從事的行業包括食品、鞋襪、印刷、IT、物流等,基本反映了珠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的情況。
在去之前,就已經知道這些中小企業去年成本上升很快,日子不好過,測算大約上升了30%左右,詢問的結果卻讓人喫驚:去年企業平均成本上升50%到60%。具體構成是,人力成本上升30%左右,原材料成本上升20%到30%,很多企業已經難以爲繼。這並不是特例,去年底在浙江等地聽到紡織等行業的企業主訴苦,他們的產品競爭激烈,成本上升卻難以提價,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您已閱讀16%(368字),剩餘84%(19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